今日快看!非银行金融行业跟踪:成交额加速回落,建议继续关注低估值高股息保险标的
(资料图)
证券: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1700亿至0.86万亿;两融余额(5.18)持平于1.62万亿。根据中证登数据,4月新增投资者100.19万,同比减少20.3%,环比减少47.2%;且以周数据作为考量,日均成交额呈现加速回落态势,反映出无论从增量层面还是从存量层面,短期市场流动性或将面临一定压力。同时,考虑到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上升及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仍存等外部负面因素强化,对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及北上资金等核心要素的影响或将持续,板块估值修复的持续性或受到一定影响。
保险:上市险企4月原保费数据披露完毕,各险企同比增速较3月大多有所回落,整体情况略低于预期。我们认为,“后疫情时期”的保险负债端修复已延续两个季度,居民生活有序恢复和代理人展业常态化有助于保险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双升,未来有望达到一个更高的“稳态”,而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下行或将推动储蓄型保险产品形成新的销售“小高峰”,但年初以来全社会消费的“弱复苏”对保险需求能否持续释放的影响需要重视。从中期角度看,受资产配置需求、产品竞争格局、政策等因素影响,居民对能满足保障、资产保值增值等多类型需求的保险产品的认可度有望持续提升;同时,保险产品定位趋于高度精细化和个性化,保险产品的“消费属性”有望显著增强。而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业务的相继落地将成为保险产品拼图的有效补充。我们预计,伴随国内经济的企稳向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均有望逐步增强,保险需求有望加快释放,人身险和财产险将协同发力,当前的基本面改善有望延续2023全年,进而使板块估值修复成为中期主题。
此外,险企在分红方面的积极表现有望提振市场对板块的信心,高股息有望成为其提升市场认可度的重要抓手,且在当前“中特估”行情之下,尚处在近年较低估值水平的保险板块估值修复逻辑更为顺畅。但考虑到负债端结构继续向储蓄型产品倾斜,NBVM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保险股的估值天花板或将有所下降;同时,自2021年起涉及险企经营行为规范的监管政策频出,2022-2023年政策推出频率进一步上升,可以预期监管政策仍是当前险企经营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持续重点关注。
板块表现:5月15日至19日5个交易日间非银板块整体下跌1.06%,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排名全部行业21/31;其中证券板块下跌1.40%,保险板块下跌0.07%,均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股方面,券商涨幅前五分别为光大证券(1.98%)、华林证券(1.10%)、中国银河(0.83%)、中信建投(0.45%)、东方财富(0.45%),保险公司涨跌幅分别为中国人寿(6.15%)、中国人保(2.05%)、中国平安(-0.45%)、新华保险(-1.49%)、天茂集团(-1.94%)、中国太保(-2.02%)。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