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的命运:除了苦与痛,还留下什么?
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八旬新晋作家杨本芬的长篇小说《秋园》,也是杨本芬的“看见女性三重奏”之一。
杨本芬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讲述一位1914年出生的女性如何在变动不安的时代中奋力求生的故事。
(资料图)
《秋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追忆母亲的纯粹与真诚,唤起了广泛共鸣,被读者评价为“女性视角的《活着》”,豆瓣评分高达9.0。
1.不记下来,妈妈就消失了
杨本芬今年已经82岁了。这位奶奶级别的作家,自幼家贫,早早辍学,她这一生种过田,当过工人,做过生意,都和文学创作扯不上边,直到60多岁,她才开始写作,80岁出版处女作《秋园》。
人到耄耋,本应该顺应天命,安享晚年,为什么杨本芬还要去挑战一件自己过去从未做过的事情?是什么启发了她去写作,她又为了什么而去写呢?
杨本芬展示自己3个孩子的合影。(《中国新闻》记者 王昊阳 摄)
这要从二十年前说起。60多岁的杨本芬从南昌跑来南京,帮女儿照顾年幼的孩子。得闲得时候,她喜欢泡在女儿家的书房里,她这一辈子都渴望读书学习,以前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偶然间,她读了作家野夫的《江上的母亲》,那些关于已逝母亲的模糊记忆突然被唤醒,她想,她得写点什么,否则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会迅速被抹去。而在不远的将来,她自己也会被这个世界遗忘,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写作的念头一经点醒,就再也无法平息。从此,她开始在四平米大的厨房里创作,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里炖着肉,等汤沸腾的间隙,她便拿起笔快速地在稿纸上记录,那些关于母亲的回忆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常常写几行,杨本芬就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一刻,她不再是操心琐碎家事的妻子、母亲和外婆,而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她自己。
小说围绕主人公秋园,也就是杨本芬的母亲梁秋芳女士,她颠沛流离、苦难深重的一生展开。
从殷实家庭不愿裹小脚、渴望新知识的小女儿,到国民党军官的妻子,再到靠劳作、教书谋生支撑起整个家的乡村妇人,在数次身份变换中,秋园受过欺凌屈辱,曾靠乞讨度日,经历过少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的辛酸。89岁那年,她跌了一跤,胯骨跌断了,最终在无尽的痛苦与折磨中不安地死去。
秋园留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短短15个字,却掷地有声,像在无声控诉着这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与辛酸。
为此,杨本芬不得不将母亲的故事写下来,否则母亲曾经历过的沉重苦难将如同薄薄的灰尘,很快就被风吹走了。唯有叙述,才能让母亲永远活着。
杨本芬和妈妈秋园
2.每个人都是乱世中的一块浮木
杨本芬并没有极力渲染秋园这一生的悲苦,可那些朴素克制的文字却令人难忍心痛。秋园多么平凡,她不过是做了无数中国母亲都会做的事,为了养育孩子,撑起整个家,甘愿抛下自尊、放弃自我,用尽一切方法艰难地活着,哪怕要乞讨、改嫁,也在所不惜。即便如此,秋园珍爱的孩子,还是一个接一个离她而去。
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秋园也曾撕心裂肺地痛哭过,想过一了百了。可每当想到,还有孩子需要她,她就只能把苦咽下去,无声地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苦难。
就像走路时鞋子里有一根针,即便疼痛入骨,她依旧要咬着牙默默地忍着,走下去。在那样艰难的年代,在那些绝望的时刻,秋园始终保存着她的善良与尊严,坚韧地与苦难对抗。
杨本芬在厨房劳作
当然,秋园背后也藏着千千万万个妻子、妈妈和外婆的影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女性所经受的生育和生存之苦习以为常,那些细碎、绵长的,总是被人忽视的痛苦,在杨本芬的叙说中得以露出全貌,积少成多之后震撼人心。
所以,与其说杨本芬在讲她妈妈的故事,不如说她在讲中国母亲的故事,透过文字,她重现了许多中国母亲的一生,如浮木般在历史的巨浪中彷徨挣扎,却又不甘沉沦,即便经历着苦难,依旧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散发着异样的光彩,令人备受鼓舞。
关于《秋园》这本书,我们就分享到这里了。
特约撰稿人:蛙呱,中文教师,自由撰稿人
编辑:莉莉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