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㉒丨急!93岁老人下肢动脉多处闭塞_环球快报
张精勇和助手在为老人进行手术
(资料图)
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陈俞印 济南报道
5月25日23时许,许多人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东院介入手术间内依然灯火通明。已93岁高龄的王华老人刚刚结束了自己的手术,“手术前,我的腿疼得吃不下睡不着,现在几乎不疼了。没有想到我93岁了,居然成功做了手术。”
老人的肯定洗去了所有人的疲惫。
93岁老人动脉闭塞 脚趾发黑疼痛难忍
“我母亲93岁了,身体素来硬朗,可今年5月以来,她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右腿疼痛。”王华老人的儿子齐先生说,尤其是到了晚上,老人常疼得睡不着觉,精神、食欲都受到严重影响。
5月24日,齐先生带着母亲来到山东省立医院求诊。此时,除疼痛外,老人右脚的皮肤颜色已经发青,右脚脚趾头甚至变成了黑色。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张精勇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随后的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这一判断。
“下肢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引起供血不足,下肢就会乏力、发凉、疼痛,进一步恶化会导致坏死、截肢。由于疼痛已经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而且血管造影显示老人下肢动脉的闭塞点多,范围比较广,肚脐下部、大腿根部、小腿、足部都有,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张精勇说。
听完医生的话,齐先生当时有些不知所措。毕竟,齐先生的母亲已是93岁高龄,手术风险可想而知,但严重的血管硬化闭塞情况,又不允许有过多的拖延。
在和医生反复沟通后,齐先生毅然选择相信医生,同意为母亲进行手术,“医生,我相信你,你们只管放心做。”
医生深夜手术 老人终于睡上了久违的安稳觉
王华老人的手术要在造影设备下完成,只能在介入手术间进行,而当时介入手术间的手术已经排到第二天下午。
5月25日18时许,手术室传来消息,王华老人的手术稍后就可以进行。这一刻,齐先生既期待又担心。
一直在医院待命的值班医生们立即投入到手术准备中。19时许,老人被推进手术室。
夜色已晚,手术仍在进行中
手术开始后,医生将导丝从王华老人的大腿股动脉穿刺进入,再将球囊顺着导丝放到堵塞或者狭窄的位置。球囊刚一扩张就被血管中的斑块挤压成了“冰糖葫芦”。
医生置入导丝
“老人血管中的斑块、硬化部位比较多,球囊过不去。等球囊完全舒展开,‘冰糖葫芦’变成形状规则的‘气球’,就说明此时血液已完全恢复流通。”张精勇说,老人的髂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都存在重度的狭窄或者闭塞,堵点多、范围广,需要一一打通。而实际操作中,张精勇发现患者多处斑块的硬度也大,这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老人的血管壁厚,管腔窄,再加上多处闭塞部位,我们就像驾驶员要开车快速通过一条路况比较差的高速路,行驶中还要随时‘清障’,要提前通过造影准确判断‘路障’的位置和状况,选择正确的‘疏通’工具和方法,手中操作必须要快、准、稳。”张精勇说。
手术需要在造影设备引导下完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深夜的手术室格外安静,只有各类仪器滴滴答答的声音。
除了正常的操作,医生还要随时关注老人的状况和感受。
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老人下肢所有的堵点被一一打通
“好像有感觉了,脚不那么疼了,脚底也热乎了。”随着最后一处小腿部位的堵点被疏通,老人立即感觉有了好转。
“血管闭塞类的手术就是这样,堵点一通,供血畅通,效果立竿见影。”张精勇说。
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老人下肢所有的堵点被一一打通,老人状态平稳,被推回病房。
随着疼痛消失,老人终于睡上了久违的安稳觉。
(为保护隐私,文中患者及亲属为化名)